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 B.黄海海战 | C.反割台斗争 | D.南京保卫战 |
2015年5月24日新华社电,正在参加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峰会的英国首相卡梅伦22日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英国对目前其在欧盟中的现状不满,应在2017年年底前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决。这反映了
| A.英国欲废除欧元而恢复英镑 |
| B.欧盟经济一体化面临严重挑战 |
| C.欧盟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
| D.英国的广大民众反对加入欧盟 |
下面是二战后的一幅政治漫画。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
| A.美苏对抗出现了紧张局面 |
| B.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 C.美苏冷战对抗已正式形成 |
| D.柏林墙标志德国正式分裂 |
据记载,1929年美国的私人投资率占GDP的16%,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41年私人投资率仅占GDP的14%,说明新政时期私人投资恢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新政”
| A.加剧了经济危机程度 | B.废止了自由企业制度 |
| C.促进了经济有序发展 | D.增强了国有企业比重 |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 B.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废止 |
| 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据记载,1870年至1905年间美国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08家减至606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 50万美元。材料现象说明
| A.自由竞争体制得到推广 | B.社会生产的集中化加强 |
| C.私人垄断资本走向衰落 | D.社会经济管理日益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