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生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21年10月10日在《申报》上登载的一则广告,其核心要义是(

A.

渲染无钱的焦虑感

B.

纪念民国的“双十节”

C.

宣传储蓄积少成多

D.

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

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开始创办中等学堂,这些学堂大都由原来的书院改名设立,包括各种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前者以农业、工业学堂为主,后者分优级和初级师范科。“城乡学堂林立,不能尽载”。这表明当时四川(

A.

私人办学风气受到遏制

B.

学堂主导新式教育推进

C.

传统教育方式根本动摇

D.

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明末清初,江南金山地区长青村发展成以织网业为主的渔具制造中心。“男女无田可种者,皆习此业,且为利数倍于田”“每见家有四壁,则数十人聚焉,自朝至暮,拮据不休”,以致“以结网而千金数百金者,比比然也”。可见当时江南地区(

A.

传统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B.

开始形成工商业集镇

C.

渔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D.

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1521年,嘉靖帝以藩王身份即位,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内阁首辅杨廷和率朝臣反对。因事关国家礼制根本,遂令群臣廷议,双方坚持不下。尚在礼部观政的张璁亦上疏言此事,嘉靖帝大喜,“亟下廷臣议”,结果仍不能使他满意。三年后,皇帝的支持者增多,“复下廷议”,未果,后“自排廷议定大礼”。可见当时(

A.

中央决策机制相对规范

B.

封建礼制得以强化

C.

国家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

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金灭辽后,东北地区有不少由契丹人组成的猛安、谋克。金世宗“诏罢契丹猛安、谋克,其户分隶女真猛安、谋克”,后来又迁徙西北路的契丹人到上京等路安顿,“彼地土肥饶,可以生殖,与女真人相与婚姻。”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

A.

改革猛安谋克制度

B.

鼓励契丹人口增长

C.

发展东北地区经济

D.

促成契丹融入女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