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 |
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
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 |
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
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均有20种 |
B.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基因工程中的载体的化学本质相同 |
C.油脂与糖类相比,在细胞呼吸时耗氧量少,释放的能量多 |
D.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
下列蛋白质类物质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运输 | B.抗体—催化 |
C.DNA聚合酶—信息传递 | D.胰岛素—免疫 |
下图是患甲病和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1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
C.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1/8 |
D.Ⅲ—1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
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I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为iibb和IIBB |
B.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iiBB或iiBb |
C.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为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比例为2:1:1 |
D.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的几率是1/4 |
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性逆转形成,研究小组用黄色荧光标记T、t,用绿色荧光标记B、b,在显微镜下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荧光数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B.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C.若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
D.若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