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
画概念图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给后代。
(2)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3)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①如果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出现什么样的性状,可确定黄色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什么样的性状,可确定灰色为显性性状? ▲
②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子一代中出现什么样的性状,可确定黄色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什么样的性状,可确定灰色为显性性状? ▲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
平均受害面积(%) |
气孔 |
|
气孔密度(个/mm2) |
每个气孔面积(μm2) |
||
甲植物 |
13.5 |
218 |
272 |
乙植物 |
33.4 |
162 |
426 |
丙植物 |
57.7 |
136 |
556 |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密度呈 ▲,和每个气孔面积呈 ▲。(填“正向关”或“负向关”)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行道树种。
(8分)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I2 ,Ⅲ9 ;Ⅲ11 。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4)目前已发现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8分)下图是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I和Ⅱ分别称和,
其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由④育成⑤品种的方法V称为,其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