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树叶、碎塑料薄膜、泥沙,还具有一定的臭味,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转化为清洗用水。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操作,可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2)经(1)步后,用 进行吸附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 来检验;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
。
从氢氧化镁、甲烷、氧化铁、碳酸钙、氢气、一氧化碳、碳酸、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一种金属氧化物 ;
(2)汽水中常含有的一种酸 ;
(3)一种难溶的碱 ;
(4)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铁粉和稀盐酸(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
①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
③进行实验前,首先要做的一步工作是 .
(2)小明同学欲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10克不纯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1→C→D→B2.
①写出装置B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③假设实验结束后,测得B2装置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4.4克,由此推算出装置D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克.
④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案有一明显的不足,这样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5℃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 .
(5)如图2所示,35℃时,A、B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A试管内固体明显减少,B试管内固体逐渐增多.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重铬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2O74K2CrO4+2X+3O2↑,工业明胶制造药用胶囊,导致胶囊重金属铬超标.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能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通常情况下,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点,是最硬的金属;在加热时,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其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价),同时还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常见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分解生成X属于 ;(填物质类型)
(2)归纳铬单质的物理性质 ;
(3)铬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大气污染物是 .
继“毒馒头、毒奶粉”后,2013年2月上海公布的“毒校服”事件再次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毒校服中检出的芳香胺染料会转化为20多种有毒芳香胺【联苯胺(C6H4NH2)2、对氯苯胺ClC6H4NH2等】,长期接触人体,会引起病变和诱发癌症.
(1)联苯胺(C6H4NH2)2属于 (填“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合金”之一),其中碳、氢、氮原子的个数比为 ;
(2)对氯苯胺ClC6H4NH2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元素;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①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②为保持香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③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