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 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 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C

N 2(O 2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

D

NaOH溶液(Na 2CO 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 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

t 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

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 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 15H 22O 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青蒿素是由C 15H 22O 5分子构成

C.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

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

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 2+

D.

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