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和最外层的电子总数比第2层上的电子数还多一个,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只剩下核内一个质子,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试推断:
① A元素是                    ② B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③ C元素形成单质是         ④ A与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家用漂白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其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 ═NaCl+NaClO+H2O。若要制备149kg的次氯酸钠,则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以下物质为初中常见物质,均由表中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Ca
Fe

(1)若甲、乙均为单质,甲在乙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2)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红色固体,则甲、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图为九种物质的相互关系,其中A、B、M、N是氧化物,C、H是单质,只有D、E中含有三种元素,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D的化学式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F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填“佝偻病”、“贫血”或“骨质疏松”)。
(2)某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对铁质零件进行“发蓝”处理后,其表面会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对X、银、铜、铁四种金属混合物的成分进行探究,流程如下:

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固体丙的组成可能是

现有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已知其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2SO4、CuSO4、NaCl、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2)无色溶液E中的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3)该碳酸钠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一定不含有的杂质是
(4)请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5)碳酸钠固体样品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要确定它是否存在,可另取溶液A再实验。请简述你的设计方案(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B和C都能发生反应,且都只能生成两种产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一种红的单质,F是一种气体。

(1)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