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取上述反应后溶液10 mL进行分析,测得其中c(Fe3+)为1mol·L—1。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可得到沉淀l7.22g。则上述反应后的10mL溶液中c(Cu2+)为
A.0.5mol·L—1 | B.1.5 mol·L—1 | C.0.4 mol·L—1 | D.0.25 mol·L—1 |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没有NH4+、HCO3-、MnO4- | B.可能有K+、Cl- |
C.肯定有Al3+、Mg2+、SO42- | D.可能有K+、Cl-、HCO3- |
广州亚运会严查兴奋剂。对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27H30O3,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B.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
D.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M、Q元素的金属性 L<Q
C.工业上通过电解L与T形成的化合物生产单质L
D.离子半径:R2->T2->L2+>M2+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NaHSO3和NaHCO3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的溶液中: c (Na+)=c(HSO3—)+c(HCO3—)+2c(CO32—)+2c(SO32—) |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 |
C.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一定小于b |
D.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
c(Na+)>c(SO42-)>c(NH4+)>c(OH-)=c(H+)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
B.下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NaHCO3,说明酸性:H2CO3>C6H5OH>HCO3— |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