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
B.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 |
C.SO2只是氧化产物,FeS只是还原产物 |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mol硫被氧化 |
常温下,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pH 计测得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 pH约2.9,说明CH3COOH是弱酸 |
B.将pH=3的醋酸稀释为pH=4的过程中,![]() |
C.向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和H2O的电离程度都减小 |
D.pH=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pH=1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两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X、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
B.W、Y、Z三种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 Z>W>Y |
C.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Y>rW>rX |
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Cl-、MnO4- |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 |
C.滴入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Br- |
D.强碱性溶液中:ClO-、S2-、HSO3-、Na+ |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TiO2制得1 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 mol电子 |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
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
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