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狄青出奇兵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②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③;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④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①径:一直。 ②预:事先。 ③阳却:装着退却。④遽:突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未习战阵 ( ) (2)尝以寡当众 ( )
(3)度必以奇胜( ) (4)士卒皆如其教(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之出战具答之(《桃花源记》) |
B.尝以寡当众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
C.虏望其旗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D.再声则严阵而阳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翻译下面句子。
(1)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文章在塑造狄青出兵之奇时为何反复写到虏人?
【古文阅读】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 “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时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下列句中的“之”,与“辍耕之陇上”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B.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
C.独籍知之耳 | D.送孟浩然之广陵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②闻陈王败走()
③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④今欲举大事()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
② 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亨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亨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亨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亨:人名。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2)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下面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钜子)忍受着私心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是公卿了。 |
B.(钜子)忍受着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是公卿了。 |
C.(钜子)忍受着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
D.(钜子)忍受私心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
谈谈你从腹黄亨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时时而间进 | B.几欲先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C.遥闻深巷中犬吠/不能称前时之闻 | D.以为妙绝/或以钱币乞之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作者在描写口技表演者“失火救火”声响场景时,为什么还要写宾客们“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反应?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后面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填空。
(1)《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一句中的“之”相当于“的”,《出师表》“悉以咨之”一句中的“之”是“代词,他们”的意思,文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中“之”的意思是:。
(2)《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思,《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一句中的“道”是“道德、道义”的意思,文中“得道者多助”中 “道”的意思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分别举了 ① 和 ② 的例子,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最后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③,进一步阐发欲得“人和”,必先要 ④ 。全文紧紧围绕 “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节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然操遂能克绍克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图
(3)西和诸戎。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共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结合上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说说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