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早发白帝城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三、四句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劳动场面。
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简要赏析。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第二句诗中哪个字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