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在杏坛广收门徒进行讲学。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中,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
| A.有教无类 | B.因材施教 | C.当仁不让于师 | D.仁者爱人 |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 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
|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 |
| B.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
| C.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
| D.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 C.实行无敌国外交 |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周恩来曾说:“关于香港,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是( )
| A.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 |
| B.试图警告英国不能破坏香港现状 |
| C.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
| D.对香港问题持谨慎态度,避免问题复杂化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
|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
|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
|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
|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