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加强党风建设,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
D.反对机会主义 |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
C.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A.大革命时期 | B.红军长征时期 |
C.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 B.收买地主土地 |
C.土地国有政策 | D.国家核定地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