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
今天,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评材料中关于革命爆发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大学毕业后,进入修道院当修士,他潜心修道后发现教皇和教廷大员们种种亵渎上帝的行为,日益坚定改革宗教的决心,他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岳麓版必修Ⅲ
材料二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1)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和马丁·路德有什么相同点?(2)马丁·路德和康有为的实践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人”的认识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产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张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少了一了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样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三: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形势图(1930年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
![]() |
革命的性质 |
主要历史意义 |
① |
洪秀全 |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② |
孙中山 |
③ |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
南昌起义 |
周恩来、贺龙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④ |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材料四:人民网新加坡(2007年)11月20日电正在新加坡出席东亚领导权人系列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会见了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温家宝说,一年来,中日领导人恢复了接触和往来,就妥善处理台湾和历史等敏感问题,构筑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达成共识,双边关系迎来改善的重要转机。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请完成: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的后留下残迹?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这首诗写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列举日本国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5)近几年来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很多,请你列举出两项。你认为日本方面应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13分)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1分)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2)材料二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3分)
材料三: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12%,德国l3%,法国17%。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世界贸易总额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