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晚清政府外贸概况
|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 1885 |
88,200,018两白银 |
65,005,711两白银 |
| 1895 |
171,696,715两白银 |
143,293,211两白银 |
| 1905 |
447,100,082两白银 |
227,888,197两白银 |
| 1911 |
471,503,943两白银 |
377,338,166两白银 |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马关条约》的签定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
|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
|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
|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它最有可能出自于()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
| A.人性的解放 | 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
| C.民主与科学 | D.平等与博爱 |
《刘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文学科的增设 | B.顽固势力的反对 |
| C.社会观念的落后 | D.大家子弟的谨慎 |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 A.林则徐 | B.魏源 | C.曾国藩 | D.李鸿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