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同学重复了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甲、乙)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T2噬菌体DNA复制的场所是            
(2)图乙中若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上清液也有很低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                     。若改用14C、3H、15N等标记噬菌体而细菌未标记,在子代噬菌体中,        中能找到标记元素。
(3)研究发现T2噬菌体属于噬菌体中的一类,除此之外还有λ噬菌体等,λ噬菌体的性质较“温和”感染细菌后并不使细菌死亡而是将自身的DNA插入进细菌的DNA,随细菌DNA一起复制,所以常用于基因工程中做为             (工具)。假定原宿主细胞中某一DNA片段含有3000个碱基对,其中G+C占碱基总数的30%,插入后的DNA整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4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60%,则插入进来的噬菌体DNA片段中A+T占该插入片段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4)上图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0.3g/mL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11分,每空1分)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乙中的相当于图甲中的2(半透膜);相当于图甲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这种物质能达到4处是因为
(2)甲图装置1和装置2中的液面会(上升、下降或不变),当这种变化停止时,2(半透膜)两侧浓度大小是ac(大于,等于或小于)。
(3)葡萄糖是细胞需要的能源物质,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方式)进入细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低于细胞内时,细胞(能或不能)吸收葡萄糖。
(4)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甲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并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两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0)。
用实线表示装置1的液面高度变化;
用虚线表示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数字和名称一致才能得分)

(1)该细胞属于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细胞壁、等结构。
(2)图中③⑤⑥⑦⑨的共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它和细胞膜、核膜一起构成系统。
(3)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和[ ]和[ ]
(4)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填编号)。该结构与有关。
(5)图中的①称为,图中动植物细胞都含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填编号)。
(6)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

甲(○)和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所示,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物质是水,那么总体上甲物质的运动方向是,该过程(“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2)假设乙物质为葡萄糖分子,若该细胞为红细胞,则细胞中葡萄糖浓度将会;若该细胞为小肠上皮细胞,则细胞中葡萄糖浓度将会。且以上两种细胞质膜上必定拥有,该物质的基本单位通式为
(3)细胞能够吸收甲物质和乙物质,但是即便大幅度提高细胞外甲物质浓度,细胞吸收甲物质的速率也没有明显的提升,原因可能是;要提高细胞吸收乙物质速率,可能的方法有哪些?(写两种)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结构的名称:⑤
(2)如果⑤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①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3)若已经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清晰图像,想用高倍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应如何操作?
(4)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方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1)此细胞属于高等细胞。
(2)DNA聚合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该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
(3)在分裂过程中,与[1]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4)图中具有两层膜的结构有[]、[]、[]
(5)该细胞可能位于该生物的什么器官之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