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
A.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
B.运动时间相同,速度与加速度成正比,比较末速度即可。 |
C.位移相同,加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比较运动时间即可 |
D.运动时间相同,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比较位移即可。 |
(2)通过改变 ,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以a为纵坐标、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可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电阻箱R、多用电表电流挡、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如图甲。
(1)若电阻箱电阻在几十Ω以内选取,R0=4.5Ω,则多用表选择开关应旋转至直流电流的
(填“1mA”、“10mA”或“100mA”)挡(已知在该电流挡多用表的内阻rg=3.0Ω)。
(2)多次调节电阻箱,并从多用表上读得相应的电流值,获取多组R和I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图线横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 ;由该图线可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测=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填“测量误差”或“电表内阻”)。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为了能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_______________.
(3)若小车质量M=0.4 kg,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合适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m1=5g | B.m2=10g | C.m3=400g | D.m4=1kg |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内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跟弹簧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弹簧的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长度L(cm) |
6.00 |
7.50 |
9.00 |
10.50 |
12.00 |
13.50 |
弹力大小f(N) |
0 |
0.3 |
0.6 |
0.9 |
1.2 |
1.5 |
(1)由以上实验数据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
(2)由以上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对应的函数关系图线与横轴(长度L)的交点代表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