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l3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外延、扩散工序。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mL-1 |
其他 |
黄磷 |
44.1 |
280.5 |
1.82 |
2P(过量)+3Cl2![]() ![]() |
PCl3 |
—112 |
75.5 |
1.574 |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
POCl3 |
2 |
105.3 |
1.675 |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
(一)制备:RU 图是实验室制备PCl3的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1)仪器乙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漂白粉加浓盐酸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仪器甲中通入干燥Cl2之前,应先通入一 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纯:
(5)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PCl3的纯品。
(三)分析:
测定产品中PCl3纯度的方法如下:迅速称取4.200 g产品,水解完全后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过量的0.1000 mol/L 20.00 mL 碘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0.100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的碘,终点时消耗10.00 mL Na2S2O3溶液。
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
(6)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PCl3的质量分数_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
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本题包括以下两小题。
Ⅰ.右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这套装置快速制取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供选用的试剂有:
A.浓H2SO4, | B.浓盐酸, | C.食盐, | D.MnO2,E.H2O2(aq),F.KClO3,G.KMnO4溶液,试完成下列问题: |
(1)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___________(选项编号)。
(2)若要快速制备少量HCl,应选择___________(选项编号)。
Ⅱ.已知H2O2(aq)有酸性,也有漂白作用,它在MnO2的催化下可以加速分解:
①2H2O2====2H2O+O2↑
某学生查阅资料后指出Na2O2与水反应时,先生成NaOH和H2O2:
②Na2O2+2H2O====2NaOH+H2O2
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促使H2O2缓慢分解,生成O2:
③2H2O2====2H2O+O2↑
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即为:
④2Na2O2+2H2O====4NaOH+O2↑
该同学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欲验证他的以上认识,实验室提供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药匙、镊子
药品:Na2O2、水、酚酞试液、石蕊试液、MnO2
假设你是该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并写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除去高压锅炉用水中溶解的氧气,常用的试剂有N2H4(肼)、Na2SO3。
(1)写出两种试剂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2)除去等质量的O2,所耗N2H4(摩尔质量为32g/mol)、Na2SO3(摩尔质量为126g/mol)质量之比为。
(3)和N2H4相比,使用Na2SO3除氧的缺点是。
(1)将一束灼热的细铜丝立刻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若将一束擦亮的细铜丝伸进装有硫蒸气的大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由此得出Cl2与S的氧化性比较是。
(2)某学生在做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将铜丝用砂纸磨光,在酒精灯上预热后迅速插入试管内靠近熔化的硫的液面上方,结果未见铜丝燃烧。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①,②。
(3)汞蒸气有毒。①万一把汞洒出,可以在溅洒有微细汞滴的部位撒一层硫磺粉,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室内有汞蒸气时,应进行通风以降低汞蒸气浓度,这时通风口装在墙的(填“上”或“下”)部的效率高。
(4)举出两个实验事实,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氟弱:①;②。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尖嘴管有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1)若A为HCl气体,B为石蕊试液,则形成红色的喷泉。试分析红色喷泉形成的原因。
(2)请你根据喷泉形成的原理,选择适当的A和B来完成喷泉实验(至少通过三种途径且其中一种喷泉为有色)。将你的选择填入下表。
A |
B |
喷泉颜色 |
|
途径1 |
|||
途径2 |
|||
途径3 |
(3)已知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可用克拉珀龙方程式表示:pV=nRT(R为常数).你能否根据此关系再找出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