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 B.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
C.乙地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 D.乙地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 B.降水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A.森林带 | B.森林—草原带 |
C.草原—荒漠带 | D.草原带 |
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A.位于山地背风坡 B.位于山坡最陡处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下列小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下列选项中描述欣赏甲地景观的正确方法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B.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D.一片孤城万仞山 |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
D.丁沿线以北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M点、①地的值可能分别是
A.0.8、0.7 | B.0.4、1.0 | C.1.2、0.5 | D.1.6、1.2 |
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降水 | C.光照 | D.土壤 |
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 D.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
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 B.受寒流影响,阴天多 |
C.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 D.周边人口稀少,市场需求小 |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 D.D地区夏季降水比C地多,单位产量更大 |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