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
C.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
B.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
C.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 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读下图“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完成题。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
B.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
C.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出现在2027年左右 |
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
读甲、乙、丙三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示意图,回答题。图中显示丙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甲国,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
B.人口老龄化 |
C.自然灾害 |
D.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
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题。
序号 |
一月月均温 |
七月月均温 |
年均温 |
① |
-0.3 |
27.3 |
14.2 |
② |
4.7 |
29.3 |
17.2 |
③ |
13.3 |
28.4 |
21.8 |
④ |
-2.9 |
26.6 |
12.7 |
⑤ |
2.1 |
28.3 |
15.7 |
⑥ |
15.8 |
28.8 |
22.9 |
⑥→⑤→④城市一月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 |
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
A.甲>丁>丙>乙 | B.丁>甲>丙>乙 |
C.丁>乙>丙>甲 | D.乙>丁>甲>丙 |
丙地可能是 ( )
A.天山 | B.大兴安岭 |
C.秦岭 | D.阴山 |
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甲图是他的贩运工具,乙图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胡杨。据此回答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域规律 |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
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 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
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 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垂直地带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