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酷热成灾”;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造成河水暴涨,“水漫金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
(2)今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图中ED表示_______线(晨、昏)。
(2)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图所示日期过后半年内,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各题。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图中虚线范围内各地理要素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以色列以进口低价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果园”“菜篮”。
材料二:地中海局部区域图。
材料三: A城市气候(海拔30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2 |
12.8 |
14.8 |
17.8 |
20.3 |
23.2 |
25.1 |
25.6 |
24.2 |
21.4 |
17.6 |
13.8 |
降水(mm) |
126.9 |
90.1 |
60.6 |
18.0 |
2.3 |
0.0 |
0.0 |
0.0 |
0.4 |
26.3 |
79.3 |
126.4 |
B城市气候(海拔891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0.1 |
1.9 |
6.1 |
11.2 |
15.5 |
19.6 |
22.9 |
22.6 |
18.3 |
12.6 |
7.1 |
2.6 |
降水(mm) |
47.0 |
36.3 |
36.3 |
48.3 |
54.6 |
37.4 |
13.8 |
12.4 |
19.3 |
26.8 |
33.4 |
49.0 |
C.城市气候(海拔64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6 |
14.9 |
16.9 |
21.2 |
24.5 |
27.3 |
27.6 |
27.4 |
26.0 |
23.3 |
18.9 |
15.0 |
降水(mm) |
7.0 |
4.0 |
4.0 |
2.0 |
0.0 |
0.0 |
0.0 |
0.0 |
0.0 |
1.0 |
3.0 |
5.0 |
(1)A.B.C三个城市比较起来,降水最少的城市是(字母),原因主要是终年受 (气压带)和 (风带)控制;三个城市比较起来,(字母)城市年温差最大,理由是。
(2)号称欧洲(西欧)人的“果园”“菜篮”的以色列与西欧相比,有哪些优越自的然条件?(6分)
(3)在A.B.C三个城市中,分析B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夏雨略多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
(2)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为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芛种植用水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