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 比值的是()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用32P标记某动物的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人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20和20 | B.40和20 |
C.20和10 | D.20和40 |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 B.2 | C.3 | D.4 |
假设某生物(2n=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1p1m、2p2m,如果1p1m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发生分离,且其他时期均正常,则配子内可能的染色体组合是()
①1p1m②1p1p③2p④2p2m⑤1p1m2m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⑤ | D.③④ |
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
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