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
(1)老马识途 (2)退避三舍 (3)问鼎中原
(4)卧薪尝胆 (5)纸上谈兵 (6)破釜沉舟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汉武帝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1)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一中的“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共同的目的?
(3)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什么危机?他是如何化解的?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宗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之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二看,商鞅变法符合哪家学派的观点?
(2)为什么“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探索:
中国圆明园学会原副会长,93岁高龄的著名建筑学家汪之力在目前举行的“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呼 吁应按照现行的规划,尽快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并按原样重建总体十分之一的建筑物,用于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让人们明白曾经失去了什么,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直观感受。
(1)图片:是圆明园残迹,被毁坏是在什么时候?是谁将它毁坏?他们将其毁坏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根据材 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圆明园重建的想法?(言之有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1)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