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分别指的是哪两大事件?(2分)
(2)17世纪-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名 称 |
重要人物 |
颁布的重要文献 |
结 果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克伦威尔 |
① |
确立君主立宪制 |
② |
③ |
《独立宣言》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
拿破仑 |
④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3)为18世纪的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锐利思想武器的运动是什么?(1分)
(4)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开始步入什么时代?(1分)
根据江苏省人大和苏州市人大的统一部署,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苏州市将开展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借鉴欧美法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规定“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部分条文规定: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规定: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权利法案》的名称来看,是针对哪些人的权利而言的?从社会转型(注:这里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或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角度来看,《权利法案》最重大的意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提供的条文来看,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1分,多写不得分)
(3)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89年后的英国与1912年3月时的中国在政体上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列选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材料:
材料一:按照《南京条约》,……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
材料二: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三:几个月内,八国联军救出了公使馆人员,帝国朝廷逃离首都。中国再次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和约,其条款包括进一步承认商业特许权和赔款33,300万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一条款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和约名称。日本借助该条约的哪一条款,在北京郊外驻军(注:1937年日本正是凭借驻扎在丰台的军队,将其开拔到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
(4)从材料一、三的内容来看,这两个条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材料四: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1分)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2)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2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如图,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毛泽东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诸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
(2)材料二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促成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通过取得哪个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国和蜀国对生产都很重视,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结合下列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发展。……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材料二中作出迁都决定的是谁?他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何进步意义?
(3)根据上述两个改革的结果来看,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改革有何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