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
(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古文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送天台陈庭学序》(节选)〔明〕宋濂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注释】①陈庭学:从四川来到南京求学的有志后生。②顾:但是。③逮:等到。④耄(mào):八九十岁。泛指老年。
用斜线( / )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欲 如 庭 学 之 游 尚 可 得 乎?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无慕艳意两岸连山,无阙处(《三峡》)
B.足肤皲裂不知予齿益加耄矣
C.当余从师也腰白玉
D.而予齿加耄矣精求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
翻译:
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进。说说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分两处)
了 却 君 王 天 下 事,赢 得 生 前 身 后 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用现代汉语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所呈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此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写。
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多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情。
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此诗写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稀”“尽”“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
的气氛。
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