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下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形成的成因差异。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

(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出影响本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4)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洋。该河水文特征为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其成因是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河流下游(与上游相比)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该河流上、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说出B处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3)分析说明C处多沼泽的原因。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其天然草质达80%以上。
(2)据中国社科院2006年“蒙东水土资源考察”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地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加上其它沙化土地,总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
(3)如今,从游牧到网围栏放牧,开荒种地,定居等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变咸。
(4)当地牧民世代相传的游牧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这个地区生态规律的深刻理解上的非常贴切的文化表达。

说出图中主要山脉名称,比较该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
试分析呼伦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危害。
近年来,当地牧民纷纷建起了棚圈和网围栏,打了不少机井,变游牧为驻牧,请简析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
简述适当载畜量的游牧方式与当地生态的和谐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