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    图乙 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
(1)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突出方向上有何不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2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图1-20),完成下列题目:
人均耕地(公顷)
       
图1—20
(1)从人均耕地变化曲线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日趋___________,这一趋势若不能得到有效的缓和,按1955~1975年的速度发展,大约在2020年,我国人均耕地将趋近于___________。
(2)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已经不多了,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省,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
(4)当前,我国耕地不但在数量上减少,其质量也不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读图1-15,回答问题:(共13分)



图1-15


⑴若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 为标准来划分的
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⑶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主要地区是
⑷人口迁移的优点有哪些?

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图1-27),完成下列要求:


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分别是:
A         
B          
C         
D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     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从全球来看,我国属于人口的     区。

资料1:《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有弊两方面回答)

下面为一组世界人口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830年-10亿   1975年-40亿 1930年-30亿  
1989年-50亿 1960年-30亿    1999年-60亿
(1)根据资料做出六年的人口柱状统计图


(2)从上组资料分析,其人口增长速度特点是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 ______,②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