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经专家观测发现,银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趋势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层厚度却在不断加大,下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贺兰山东麓是国内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生长地域,是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被国家批准的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下图是宁夏某葡萄酒企业的生产模式图。

(1)宁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当地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图中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据材料二中的产业链简要分析原因。
(4)材料二中产业链的主要优势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l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二: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一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二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

材料三“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2 000万左右,至1999
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l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
(2)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
(3)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读中、美两国80年代产业人口结构对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图中,代表中国的是_______图,城市化达到成熟阶段的是______图。
(2)C图中,点①②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三类产业从业人口比例,点①反映的
是_______(国家),其第一、二、三产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映的是_______(国家),其第一、二、三产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

读“人口增长阶段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①曲线表示
②曲线表示
(2)图中A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处于人口增长阶段的“_________”阶段
(3)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和___________决定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乙国为
(2)判断材料三中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中的哪个城市,并简述该地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