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岛位于东经121.8°,北纬22°。该岛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两个山峰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 A.0m<H<100m | B.50m<H<100m |
| C.0m<H<200m | D.50m<H<200m |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溪流成辐射状
②该岛中央地带多是海拔500~700米的山峰
③气候炎热,常年无冬,四季如夏
④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
⑤降水丰富,具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
2011年11月26日,在该岛东偏北方190.4千米处发生里氏 6.6级地震,该岛附近多地震的原因是 ( )
| A.此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 |
| B.此处位于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线附近 |
| C.此处位于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附近 |
| D.此处位于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附近 |
下列关于山西省对重化工业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 |
|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钢制品和铝制品系列发展 |
| C.化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
| D.建材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
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问题。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 )
| A.煤炭 | B.核能 |
| C.天然气 | D.可再生能源 |
考虑二氧化碳排放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 A.煤炭 | B.核能 |
| C.天然气 | D.可再生能源 |
“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
| 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 |
| 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 |
| 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 |
关于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
|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
| C.山西省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
| D.山西省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
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又是缺水的省份,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山西省建设了一系列的引水工程,其中最大的是万家寨引水工程。据此回答问题。有关万家寨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西省最大的引水工程
②位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
③处于黄河的下游
④缓解了太原、大同、晋城一带严重缺水的局面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
①晋中地区 ②晋东南地区 ③晋北地区 ④晋西南地区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们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请结合山西省的发展状况回答问题。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酸雨蔓延 | B.市场萎缩 |
| C.资源枯竭 | D.运输量大 |
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
| A.调整工业结构 | B.调整工业布局 |
| C.发展有色冶金 | D.实行产业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