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方法题
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
(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
(1)小强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用同一个酒精灯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4)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 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 (选填“越大”或“越小”)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5)小明在(4)中用到一种科学方法,下面哪个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了同一种方法()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打桩机思考“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的质量有关.
请你完成猜想二: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 有关.
⑴ 小明找来排球和足球模拟“打桩”,验证猜想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 用台秤分别称出排球和足球质量m1、m2 ;
② 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叠放一张复写纸.将排球从纸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静止下落,排球打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的复写印迹,记为“印迹1”;
③ 换用足球从另一高度落下,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
④ 比较两次“印迹”大小,“印迹”大者说明打击力大.
⑵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做出评估: .
⑶ 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聪明的小华设计测出排球和足球的打击力大小方案:他将留有“印迹1”的白纸铺于台称上,排球放在印迹上,用力挤压使排球发生形变后……,同理可测出足球打击力的大小,请你完成“……”所代表的方案: .
⑷ 此种测量打击力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使用,请你列举一例: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钩码 重/N |
钩码上升 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
机械 效率 |
1 |
2 |
10 |
0.8 |
30 |
83.3% |
2 |
4 |
10 |
1.5 |
30 |
|
3 |
6 |
10 |
30 |
90.9 % |
⑴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⑵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⑶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高/低).
⑷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A.71.6% B. 82.4% C. 92.1%
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技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⑴ 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⑵ 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相同;在图甲和图乙中,用质量同相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自由滚下,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
⑶ 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 序号 |
钢球的 质量m/g |
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速度v/(cm.s-1) |
木块被撞后运动 的距离s/cm |
1 |
20 |
60 |
16 |
2 |
20 |
30 |
4 |
3 |
40 |
60 |
32 |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1、3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 (超载/超速)有关;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