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现代著名美术家王承利认为,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

A.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专制统治与民主政治的差异
C.儒家自我道德人格要求与人文主义的差异 D.追求审美意境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差异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辱、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伏尔泰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生而平等的。”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B.都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都包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D.都主张推翻不平等的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