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文中的“民主”,实际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
《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B.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定海人民抗英斗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义和团运动 |
1912年以后,跪拜、作辑等礼节方式被鞠躬、握手所取代,“大人”“老爷”等称谓被“先生”和“君”所取代。带来这种礼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教育的发展 | B.民国政府的倡导 |
C.领袖的个人决策 | D.底层民众的呼声 |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从材料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禁烟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
一国的国歌记录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可能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