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
|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
| A.物质技术 | B.政治制度 | C.思想文化 | D.实业教育 |
1898年一外地人到江苏苏州游玩,发现当地一家新开设的英国轮船制造局,感到很惊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 A.《南京条约》签订 | B.《北京条约》签订 |
| C.《马关条约》签订 | D.《辛丑条约》签订 |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B.严惩外国侵略者 |
| C.洪仁玕《资政新篇》 | D.反对封建统治 |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A.①②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③①②④ |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
| A.活字印刷术 | B.雕版印刷术 | C.造纸技术 | D.制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