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小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25g;③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
(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 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_。
(4) 若要减小由于实验方案不合理而带来的误差,(1)中实验顺序应该调整为______。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玻璃板既能 光线,又能______光线的特点。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 。如果紧靠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蜡烛A的像A′和蜡烛B中,通过玻璃板仅能看见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科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⑴请在图中分别做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⑵为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⑶研究完光的折射规律后,该实验小组某同学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在此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焰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若固定透镜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如图乙所示),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4)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