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怀,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右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 ,乙烧杯中的孑孓 。
(5)得出结论 。
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B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2)B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处理。
请你认真观察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尝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组实验装置中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有 ;
(2)若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则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将会 ;
(3)丁组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戊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请你指出此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 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 |
|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 |
| 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
| 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
E. 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 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作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请填字母)
(2)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 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___装置
(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请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Ⅰ.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l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l0片载玻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研究通常采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__取样法。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