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物质Ⅰ是___ __,在 (填场所)产生,用于 ,当它减少时,短时间内C3含量 。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 。③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
(2)写出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于水的实验设计思路。
(3)在乙图中,若温度从25℃上升到30℃,则a图中A点应向 移;若适当升高环境中CO2浓度,则B点应向 移。由b图可知,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 。c图的a、b曲线分别代表的色素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某实验小组采用黑白瓶法测定一湖泊中不同深度水层昼夜平均代谢率。具体做法如下:在湖泊不同深度取水样并测得溶氧量,分装到黑、白玻璃瓶中,将玻璃瓶密封后放回原水层,24h后取出测溶氧量,并计算溶氧量变化,得到数据如下表:
瓶中溶氧量的变化(g/m3·24h) |
||
深度(m) |
白瓶(透光) |
黑瓶(不透光) |
l |
+4 |
-1 |
2 |
+3 |
-2 |
3 |
+1 |
-2 |
4 |
-1 |
-2 |
水底 |
-3 |
-3 |
(1)深度为3m的水层中,一昼夜产生氧气g/m3·24h,该水层自养生物产生的氧气(能、否)满足本水层生物需要。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湖泊的垂直结构中,自养生物分布在 。仅从氧气角度考虑该生态系统(能、否)保持平衡,原因是。
(3)经调查发现,湖泊中有多种鱼类,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层,这种分布特点有何意义?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疾病。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骨髓移植,但骨髓配型的成功率较低,大大限制了白血病的治疗。随着基因工程的日渐兴起,迎来了基因治疗白血病的曙光。请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骨髓移植必须进行骨髓配型实验,原因是。
(2)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先要进行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和两个阶段,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______等,还要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氧气的原因是,通入二氧化碳原因是。
(3)在进行细胞移植前,若对移植的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基因改造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是否翻译成了相应蛋白质的方法是。
(4)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虽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的蛋白质,但最终还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原因是。
近几年我国柑橘大丰收,提取橘皮精油是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请分析回答提取过程的有关问题:
(1)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
(2)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
(3)压榨过程,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常加入。
(4)得到压榨液后,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中含有少量的水和果醋,需在5℃—10℃下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过滤,混合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生物学的遗传规律研究离不开合适的实验材料,如小鼠、果蝇、玉米、豌豆等,请根据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 为了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生命学院的师生选用一定数量的小鼠进行实验,统计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并回答。
组别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
动物实验 |
1] |
(1只)白色×(1只)黑色 |
生育3只黑色个体,2只白色个体 |
2 |
(1只)黑色×(1只)黑色 |
生育1只黑色个体, |
|
3 |
(1只)白色×(1只)1白色 |
生育了4只白色个体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小鼠的毛色显性和隐性能否判断,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
(2)下表所示6个纯种品系果蝇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品系a为显性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品系 |
a |
b |
c |
d |
e |
f |
性状 |
野生型 |
白眼 |
黑体 |
痕迹翅 |
棕眼 |
紫眼 |
染色体 |
X |
Ⅱ |
Ⅱ |
Ⅲ |
Ⅱ |
①进行伴性遗传研究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果蝇交配最恰当
(填品系代号)。
②若通过翅和眼的性状,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交配最恰当(填品系代号)。
③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受控于一对等位基因(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若实验室现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如何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补充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
将与两亲本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则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则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培育酵母菌的技术,探究在有限的养分中和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材料用具:略
(一)探究思路:
(1)设计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2)酵母菌计数:
对于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可以采用的方法计数: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将计数板放在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二)问题探讨:
① 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② 用显微镜定期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量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走势图绘制在坐标系中。
③ 试分析C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