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
A.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
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
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
D.戊戌变法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最突出强调的是
A.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 B.行政权等于立法权 |
C.赞成洛克的两权论 | D.行政权大于立法权 |
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精神
A.理性民主 | B.直接的民主 |
C.人民主权 | D.人生而平等 |
雍正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