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地区(今山西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江浙闽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两广一带)
人口密度(人/km2)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太原郡
13.1
会稽郡
12.3
南海郡
1.0
唐代
河东道
23.1
江南东道
31.44
岭南道
2.71

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                
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   
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                
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汉察举制和秦朝郡县制的相同点是

A.都是较为完备的地方行政机构
B.品德优良均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C.官吏的任免权都在皇帝手中
D.都是自下而上举荐人才为官的政制

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西汉主父偃曾建议皇帝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西汉主父偃提出此建议的真实动机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
C.分化削弱诸侯王势力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