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mm。
老师带着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干上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秒表进行相应的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1)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2)若某次用秒表测量若干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所用时间为t= s;
(3)若同学们在某次测量中,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测量摆长时从悬点一直量到石块下端,所以用这次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两木块A、B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图所示,用外力将木块A压下一段距离静止,释放后A上下做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木块B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即它对地面最小压力为零)。求:
(1)木块A的最大加速度;
(2)木块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
(3)要使B离开地面,将A下压至静止的外力至少多大?
下列三张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请你利用给出的图,确定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c)
宇航员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内研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弹簧振子的周期T与振子质量m的关系。身边的器材有:弹簧、完全相同的螺帽若干个、天平、秒表、刻度尺、温度计等。
(1)某次时间测定中,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t=_____(s)
(2)某次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螺帽的数量n(个) |
1 |
2 |
3 |
4 |
5 |
30次全振动的时间t(s) |
13.40 |
19.20 |
23.21 |
26.83 |
30.01 |
振动周期T(s) |
0.45 |
0.64 |
0.77 |
0.89 |
1.00 |
为了得出T与m的关系,他先研究T与n的关系,并采用作图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他以螺帽的个数n为横坐标得出一条倾斜直线,那么他是以_________为纵坐标的
(3)由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作出该直线。
(4)根据作出的图线,得出T与n的关系式为T=_____(s)。每个螺帽的质量用m0表示,若用一未知质量的物体做振子时,测得周期为1.26s,则该物体质量为________m0
如图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已知振子由完全相同的P、Q两部分组成,彼此栓接在一起。当振子运动到B点的瞬间,将P拿走,则以后Q的运动和拿走P之前相比Q的振幅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Q通过O点时的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