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而出
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筑土墙用的夹板)焉。
C.既东封郑,又欲(延伸,扩张)其西(疆界)
D.晋(军队)函陵,秦军氾南

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其无理于晋,且二于楚也。
②若舍郑为东道主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④吾还也。
用亡郑以陪邻?
⑥若不阙秦,将取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不同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烛之武)见秦伯
B.若(秦国)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晋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晋国)既东封郑,(晋国)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从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劝说秦穆公退兵,下列各句全都表明“阙秦以利晋”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
⑤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①②④⑧  B.②③⑤⑦ C.③④⑧   D.④⑤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②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③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以不相爱生(相当于“而”,然而)
②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③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掊击于世者也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B.又奚以自多壮语后置
C.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状语后置
D.宋人有耕者定语后置

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使动用法。
B.是丘也判断句。
C.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下列句子中加点汉字活用现象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使王天下(名词使动用法,使……称王)
B.民多疾病(名作动)
C.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D.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意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