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王质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②。
注:①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
②草堂翁:“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他游成都武侯庙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开篇“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虽然诸葛亮北伐“万事成空”,作者却盛赞《出师表》“气冲斗牛”,这样写表达出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①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②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③谩:同“漫”,徒然,空。④三山:古时相传神仙所居的三座山,有蓬莱、方丈、瀛洲。第一首词“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两句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首词词人借梦境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题材上说,第一首词属什么词?从风格上说,第二首词属什么词?请分别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
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世说新语》,秋风起时,张翰(字,季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这首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鲈鱼正美不归去”与“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同一典故表达诗人志趣,请分析它们所表达志趣的异同。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g:快乐。这首诗题为“沧浪亭怀贯之”,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个“怀”字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妙。你觉得哪句更好?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元好问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词中有哪些意象?请分析这些意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这首词结尾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