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
孟加拉国 |
印度 |
马达加斯加 |
尼泊尔 |
莫桑比克 |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
1 |
2 |
3 |
4 |
5 |
国家 |
瑞典 |
爱尔兰 |
冰岛 |
芬兰 |
挪威 |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台风天气 | B.干热天气 |
C.寒潮天气 | D.暴雪天气 |
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
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 10km, 造成空气普遍浑浊。近年来霾天气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出现。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
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B.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C.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 |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下图为经纬网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10°N,45°W | B.15°N,50°E |
C.15°N、70°E | D.10°S、30°W |
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N的丁地,降落在刚刚进入黑夜的丁地机场上。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13小时 | B.13小时30分 |
C.14小时 | D.14小时51分 |
下图中,ABC为完整的昏线, 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A与B的时差与B和C的时差之比为1: 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12小时 | B.早8小时 |
C.晚12小时 | D.晚8小时 |
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
C.小浪底水电站进行调水调沙的水位不断升高 |
D.澳大利亚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
读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北纬 30°附近四地气候资料表,回答下列各题。无论一月、七月①地气温均比其它三地低,原因主要是()
A.靠海 | B.深居内陆 |
C.寒流影响 | D.海拔高 |
有关②④两地的地理事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河流汛期季节差异明显 |
B.两地冬夏两季风向都有明显转变 |
C.两地均位于大陆的东岸或西岸 |
D.②地比④地距海远,因此年降水量少 |
读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
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 B.撒哈拉沙漠地区 |
C.西西伯利亚地区 | D.西欧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