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
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 |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 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
2013年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骑自行车横穿齐鲁的活动。太没一路上野炊、露营,历时一周,完成了从济南到青岛的漫漫征程。你觉得他们这样做()
A.太冒险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B.对磨炼意志、培养自立品质有重要意义 |
C.好玩、刺激,但没什么意义 |
D.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 |
每个人都有走向成功的机会和可能,要取得成功,应具备自信、自立、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事件,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
B.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帮忙 |
C.自立自强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与锻炼 |
D.自立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战胜自我的人 |
古人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现代社会分工更细,又何止七十二行?劳动无贵贱,分工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以及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充分发挥主动性。这样的做法属于()
A.挑战自我 | B.战胜自我 | C.扬长避短 | D.树立理想 |
语文课上,王力同学的作文学得很有新意,同学们纷纷鼓起掌来。看到自己的长处后,他的兴趣越来越浓,劲头更足了,后来在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奖。这说明()
A.只要他人给予积极评价,就能获得自信心 |
B.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基石 |
C.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
D.兴趣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下面几种行为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A.在公众场所,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
B.主动制订自己一周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C.奥运冠军刘翔夺冠后激动地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D.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①自信②自强③自立④自尊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