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参与】
【呼吸之痛】2013年1月北京的PM2.5指数经常“爆表”,只有5天无雾,成了名副其实的“雾都”。这种雾霾沙尘天气,有大气环流稳定的“天灾”因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人祸”—大量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用水之痛】地下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如今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一个崭新而又充满诗意的名字。2013年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各级政府要增强紧迫感,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力推绿色发展,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呼吸之痛、用水之痛的原因有哪些。
(2)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矛盾的凸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寻求哪一发展道路?
(3)建设美丽中国,需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请你为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建言献策。
在我们身边,“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从饭店里清出的垃圾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吃过的馒头、整条的鱼……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粮食就高达8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浪费之风务必狠刹!”2013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引发大
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设计一条“微公益”宣传标语。(2分)
例:捐一本书,送一份希望。
(2)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 (三方面即可。6分)
(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三个方面。6分)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懈奋斗,戮力同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某班正在开展“关注全面小康进程,共建美丽中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和国策? (4分)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2020年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三个方面。6分)
(3)请你为建成“美丽中国”建言献策。(三个方面即可。6分)
材料: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积极稳妥地推进“异地高考”有何意义? (两方面即可。4分)
(2)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现象? (4分)
(3)为维护社会公平,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三方面即可。6分)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材料二:第七届“汉语盘点2012”活动中,“梦”被选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近年来,亿万中国人的梦想都一一实现。融合国家与个人的中国之“梦”,成为国人最关注汉字
之一。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们圆了哪些“中国梦”? (两方面即可。4分)
(2)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哪些困难?(三方面即可。6分)
(3)为使更多的“中国梦”圆,我们青少年应当做出怎样的努力?(三方面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