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有关原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至少存在4种离子 |
|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
| C.SO42-、NH4+、Fe3+一定存在,Al3+、K+、Cl-可能存在 |
| D.CO32-一定不存在,SO42-、NH4+、Fe3+、Cl-一定存在 |
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s),△H<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增大体积 | B.增大Y的浓度 |
| C.降低温度 | D.缩小体积 |
反应2C + O2=2CO 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
| B.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
|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 + O2(g)=2CO(g)ΔH=-221 kJ |
| D.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
|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NH4+)<c(Cl-) | B.c(NH4+)=c(Cl-) |
| C.c(NH4+)>c(Cl-) | D.无法确定c(NH4+)与c(Cl-)的关系 |
在指定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 |
B.由水电离出的 的溶液:![]() |
C.含大量Fe3+的溶液:![]() |
D.pH=13的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