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
B.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 |
C.HIV病毒攻击T细胞,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D.某种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相符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也使用了显微观察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既使用了模型建构法,也使用了概念图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也使用了归纳总结法 |
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也使用了系·统分析法 |
若只考虑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上的基因情况,则在无交叉互换时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2 |
B.该果蝇经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4种含不同性染色体的精子 |
C.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且只含1条性染色体 |
D.子代雌蝇X染色体10O%来自该果蝇 |
如图为某雄性个体内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体一定是二倍体,但染色体数目无法从图中判断 |
B.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且这种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
C.正常分裂结束后,A与a、B与b都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
D.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则其至少可以产生4个配子,配子的基因组成至少有4种 |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
B.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
C.未离体的植物体细胞给以适当的条件会表现出全能性 |
D.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如图为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属于对照组,实验2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属于实验组 |
B.1是水绵细胞,2是培养液,此过程中,水绵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性 |
C.利用此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
D.1结构内不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2处的好氧菌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