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
B.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
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
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半保留复制 |
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生物的精原细胞(2N=4)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2条 |
B.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将该体细胞置于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使其DNA均被标上放射性。若让其连续分裂2次,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有4个 |
C.将一条链被15N标记的某DNA分子(第1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到第n代,则只含14N的分子为2n-2 |
D.用3H、15N、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3H、15N、32P |
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数目统计的结果如下:(A+T)/(C+G)=1,(A+G)/(C+T)=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
A.无法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 | 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
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
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