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_________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______________,,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分子;B代表;D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回答:

(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___________,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2)c分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填字母)___________有关。
(4)借助图中d进出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 ℃下保温0.5 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物质。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

完成下边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在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食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抢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核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__条件。
(5)材料五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