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6 |
3 |
2.5 |
9 |
2 |
6 |
5 |
2.5 |
17 |
3 |
6 |
8 |
2.5 |
24 |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 b所示.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ρ=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mi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 度/℃ |
98 |
91 |
85 |
80 |
79 |
69 |
79 |
75 |
71 |
67 |
64 |
61 |
(1)错误的数据是 ;
(2)该物质凝固后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态;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
利用以下的器材可以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你参照示例,从其中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提出相对应的三个探究课题.①矿泉水瓶②水③酒精④弹簧测力计⑤长方体木块⑥圆锥⑦方形海绵⑧水平桌面
示例:选择器材:①②⑥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1)选择器材 :探究 .
(2)选择器材 :探究 .
(3)选择器材 :探究 .
(1)请读出如图1、2所示的各测量工具读数:木块的长度是 cm;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一组同学使用了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①在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
②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沸点高于l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生活中 是应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③如图丙是另一组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象,从图象中发现水沸腾时温度 ,水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液态水的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减少”).
④若将甲装置中烧杯上方的纸板拿走,配上与甲装置相同装置,在两个装置中分别放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还可用它来探究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的活动,所做三次实验的情景.
(1)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应选 两组实验,观察比较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本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 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选填“金属块”或“小桌”),但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陷入沙坑的深度来间接比较的.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 .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