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作者作此词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字虬,是作者的朋友。②姮娥:指月中的嫦娥。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 在这首词中,词人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全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指出其中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杜甫曾写“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请结合全词内容回答:本词最后一句化用杜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园霜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寒花:菊花。
诗的第一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诗的三、四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借助“画眉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简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答: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该诗是苏轼在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时所作。
前两句中用得最好的字是哪两个?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全诗用什么手法抒发出怎样的感情?

《红楼梦·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洒上空枝血痕见:呈现 B.锄归去掩重门荷:挑着
C.怪侬事倍伤神底:心底 D.青灯照壁人睡初:刚刚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强于污淖陷渠沟”一样的是哪一项:()(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C.大王来何操? D.侬今葬花人笑痴。

下列对原诗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B.“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C.黛玉葬花,源于在怡红院中吃了闭门羹。宝玉的丫头秋纹因不满夜深困倦之时还有人访,所以不问来者是谁,将黛玉拒之门外。黛玉以为宝玉无情,便引出了这伤情的葬花一幕。
D.《葬花吟》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浓烈忧伤的情调,展示出黛玉复杂的精神世界。她用暮春景象写出她所处的以贾家为代表的时代的衰败没落,以“风刀霜剑”比喻她实际生活环境中受到的折磨、威胁、摧残,以洁白的花质喻她的贞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